《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五部门关于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的通知》政策解读
来源: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 : 2025-06-03 11:56
一、出台背景
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显示,我省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需加强干预,予以改善。为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切实减少因肥胖等问题导致的慢性病发生,结合我省实际,省卫健委联合省爱卫办、教育厅等部门印发本通知,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
二、工作目标
在国家《实施方案》的目标基础上,新增了“到2026年底,全省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提供体重管理及肥胖症诊疗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每年开展体重管理等主题科普宣传的县(市、区)覆盖率达100%”的目标。
三、工作任务
本通知在国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健康福建行动实施方案》等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优势,提出了5个方面15条工作任务:
一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包括强化科学指导、创新科普形式、提升科普能力。强调科普宣传工作的专业、权威、有针对性,在国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鼓励全省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络视听机构开办优质体重管理科普节目或栏目;推进运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开展健康科普;鼓励开发移动应用程序(APP)、小程序等推动精准科普;提高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的体重管理咨询和指导能力。
二是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体重管理效能。主要包括营造社会支持性环境、强化家庭作用、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发挥中医药作用和倡导消费新理念。在国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鼓励公共体育场地、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推进健康食堂、健康餐厅建设,提供并标识“三减”菜品;将体重管理纳入我省健康家庭建设内容;推进医疗机构临床营养科建设,发挥医联体作用提升基层体重管理和健康干预水平;推广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制定我省中医治未病干预指南或方案;鼓励线上外卖平台和线下食堂、餐厅提供“三减”食品和菜品个性化定制服务。
三是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提高体重精准管理水平。主要对孕产妇、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学生、职业人群、老年人等人群提出针对性的体重管理措施。在国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加强孕产妇体重管理、营养评价和身体活动指导;加强幼儿园、托育机构内的营养健康教育和膳食指导;鼓励学校开设主题班会、健康教育课等,针对学生超重肥胖情况提出校园减重措施并及时反馈家长;将职业健康工作纳入单位工会、职代会专题报告;鼓励制定步行或骑车出行的激励制度;支持组建各级老年人体育协会或健身团队;鼓励街道(社区)为老年人提供运动健身场所等。
四是加强体重监测与效果评估。在国家《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完善监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加强不同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利用。
五是加强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加强体重变化规律和机体代谢的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共同推进体重管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相关链接: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五部门关于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的通知(闽卫规〔2025〕6号)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十五部门关于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的通知》政策解读(图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