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共担使命 托举健康新疆

来源:健康报 发布时间 : 2025-09-29 08:09

  □健康报记者 孙韧 特约记者 潘明华 张楠 通讯员 刘馨璐

  “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对口援疆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稳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全党都要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认识新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口援疆工作力度,完善对口援疆工作机制,共同把新疆的工作做好。从1997年至今,一批批干部人才共担使命,躬耕天山南北谋发展。

  新疆大地日新月异,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取得辉煌成就。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展卫生援疆工作,深入实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汇聚起建设健康新疆的澎湃力量。19个对口支援省市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新疆受援医院临床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医院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守初心、凝恒心,描绘“健康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19个对口支援省市累计投入资金超2000亿元,其中80%投向民生、80%用于县级以下基层。天山南北高质量发展的壮阔画卷里,少不了“健康美景”——自2024年以来,新疆各受援医院在援疆省市帮助下,实施新技术、新项目近1600项,新建名医工作室近100个。此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7﹢1”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家地市级人民医院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救治中心38个。

  援疆专家接力帮扶,助力受援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不久前,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肾病科迎来4位上海专家“回家探亲”。该院肾病科从无到有,离不开他们孜孜不倦的付出。在此行中,顾乐怡教授心有牵挂,特意看望了建科之初收治的一名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11年过去了,在肾病科团队精心管理下,这名患者病情稳定。顾乐怡感到很欣慰:“守护患者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自2010年对口支援喀什以来,上海市针对受援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管理等方面持续精准施策,累计选派388名医疗专家到喀什开展帮扶。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介绍,上海市10余家三甲医院与喀什二院建立“以院包科”帮扶关系,帮助医院诸多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综合诊疗能力显著提升。

  上海市首创“组团式”支援模式,帮助喀什二院从“创三甲”向“强三甲”迈进;扎实推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人均预期寿命的“三降一提高”援疆项目,促进喀什地区卫生健康服务能力提升。

  同时,上海市深入实施医疗惠民项目。援疆专家在新疆开展“光明行”(白内障筛查手术项目)、“姊妹情”(妇女“两癌”筛查项目)、“爱佑同心”(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手术项目)、“名医走基层”(巡回医疗活动)等惠民服务,着力解决受援地群众地方病、常见病诊治难问题。

  科技赋能新疆现代化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涌向边远地区。“沪喀远程医疗项目让喀什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上海顶尖医疗服务,助力实现‘大病不出疆、中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这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跃迁,更是沪疆两地情谊的见证。”闻大翔如是说。

  江苏省推进“远程智慧”医疗,帮扶受援地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病理技术平台,实现区域内远程多学科会诊、病历资料共享、手术示教和双向转诊。

  江苏省人民医院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搭建虚拟“5G空中手术室”,去年对两名复杂结石患者实施5G远程机器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实施“挂号在克州,看病在江苏”“挂号在克州、B超在江苏”项目,实现江苏与克州医患“零距离”。

  安徽省在新疆积极指导实施“皮山县人工智能﹢紧密型医共体”项目,打造智慧医疗应用。该应用覆盖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乡镇卫生院以及200余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智慧医疗项目全县覆盖。

  如今,“大病不出疆,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目标基本实现。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成为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民族团结工程。

搭平台、传帮带,厚植“一方沃土”

  “我见证了两地交流交往交融、广泛开展合作的深厚友谊。”河北省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生张东玲说。迄今为止,张东玲已经历4次援疆工作。早在2015年,她就到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帮扶。那时,轮台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成立不久,医护人员普遍经验不足。

  为尽快带出一批高水平儿科医生,张东玲出发前拷贝了4个U盘,U盘里存着几十份新生儿、幼儿常见病救治案例。后来,这些案例都被作为教材用于医生培训。在张东玲的带领下,轮台县人民医院完善了新生儿医疗体系,很多儿科医生逐渐独当一面。

  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康复科医生耿华峰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医共体总医院中医康复科开展帮扶,他牵头组织科室培训交流,通过真实病例拆解中医康复的核心理论、辨证诊断逻辑与特色治疗技术,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

  在耿华峰的带动下,科室年轻医生提高了学习主动性,钻研业务的氛围日益浓厚,临床业务水平快速提升。对此,医生孟庆博深有体会:“耿医生不仅医术过硬,还愿意将技术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跟着他学习,我们对中医康复的深层内涵理解得更透彻了。”

  去年,进入临床应用的国产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落户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为什么要开展机器人手术?浙江援疆专家刘军伟用“快、准、稳”3个字解释。刘军伟指导该院肝胆外科、胃肠外科、妇科等科室开展机器人手术,并重点培养当地人才。“医院要长期发展,就必须让当地医生掌握技术。”刘军伟说。

  在传帮带方面,各对口支援省市探索出多条路径。安徽省援疆专家在摸清受援地医疗服务能力的前提下,研究制定推动科室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措施办法;对带教学生采取“周教学查房、旬专题讲座、月专题培训”的方式,强化当地人才培养。

  福建省激励援疆医生跨院“一对多”带徒,拓宽师徒双向选择渠道,提升传帮带实效;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和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举办基层、妇幼、医改等专题培训班,组织新疆卫技人才和骨干人才赴福建开展进修学习。

  广东省深圳市高度重视受援地医疗人才培养,推进“师傅带徒弟、专家带团队”的带教模式,从医、教、研多维度提升当地技术团队的综合能力。在受援单位制定“一人一策”培养方案,结合实际病例“以干代训”将临床诊治经验、手术操作经验传授给当地医生。

  多年来,一批批援疆专家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跨越山河、砥砺前行——这是始于初心的坚守,也是成于恒心的耕耘。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