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欢迎您!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 媒体报道

关注 | 福建打造百姓家门口的医疗“国家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携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纪实
来源:健康报福建频道 发布时间 : 2021-05-12 16:19

 

  5月1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简称“华山附一医院”)开诊仪式在福州市举行,福州市市长尤猛军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钥匙”交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毛颖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康德智。

  福建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何明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林章雅,与华山、附一两院干部职工代表,以及到场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仪式后,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周良辅教授领衔的华山、附一两院5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在华山附一医院为广大市民义诊。

  今后,专家们还将以长期驻扎或定期来榕等形式,进行坐诊、手术、查房、教学等,为福建百姓打造一支家门口的医疗“国家队”。  

  

  “华福”再携手  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太好了,没想到能在福州挂到周良辅院士的专家号。”福州70岁的林女士6年前体检时发现颈椎内肿瘤,医生判断可能为脊膜瘤。由于肿瘤位于椎管内髓外硬膜下,手术难度大,她曾在福建、上海多家医院辗转求医,但迟迟不敢手术。

  得知华山附一医院开诊,林女士试着预约周良辅院士门诊,竟然成功预约上了。于是当天一早,她便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医院。周良辅院士进行详细问诊后,为她开出了第一张处方——“建议射波刀治疗,MRI动态随访”。“有院士看病,这下放心多了,政府真是办了件大好事,我们老百姓在当地就能找到大专家看病。”林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福建老百姓的心声。

 

▲ 周良辅院士开出了第一张处方

 

  近年来,福建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方面持续推进医疗“创双高”,支持包括附一医院在内的3所省级高水平医院和21个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建设;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引进一批国家高水平医院到福建省合作共建,通过高位嫁接、技术平移,实现“弯道超车”,增强福建医院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全面推动福建省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在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福建省总体成绩位列第6名,其中,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位列全国前3位。

  作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之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由福建省委、省政府牵头,福州市委、市政府建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在华山医院的引领下,拟通过5年~10年,建设成为集临床诊疗、教学实训、科技研发、疾病防控、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型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是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表示,华山医院在上海已有4个院区,福建医院相当于华山的南院区。一院多区,采取一体化、同质化、规范化管理,全方位输出人才、技术,平移“华山经验”。  

  

  三大学科群引领 智慧医院彰显“高大上”

 

  “华山医院与附一医院合作源远流长,两家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有很高的相似度,如今,齐心协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是强强联手,共建共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林章雅介绍。

  华山附一医院核定总床位1700张,占地230.55亩,总投资48.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

  华山医院与附一医院“以强加强,以长补长”,重点打造神经医学、骨科与手外科学、感染医学三大学科群,将其建为“成规模、成体系、成品牌、成辐射力”的重点学科群,共建国家神经疾病、国家传染病、国家老年医学中心联盟,打造齐全的临床、医技学科,以及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临床、科研与教学高端平台,建设以疾病为导向的高水平、有特色的诊疗中心。

  据华山医院院长毛颖介绍,华山医院已选派100余位专家、学者,与附一医院组成专家团队,一起坐诊、手术、查房、教学等。专家团队包括两院院士、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等,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流的专家资源,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国家队’”。

  在设施设备方面,医院围绕患者就医体验、临床诊疗能力和院区管理三方面,通过引进高精尖医疗设备,充分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打造高品质智慧医院。

  医院一期建设配备有省内首台7.0T核磁共振、PET/MR、三舱高压氧舱,以及回旋加速器、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伽马刀、高场强磁共振、PET/CT等高端设备。

  

 

  医院拥有国际标准手术室45间,其中,有集MRI、DSA、CT三大设备为一体的复合手术室,为国内先进、国际一流。

  急诊医学中心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拥有独立CT、DSA、EICU,以及负压病房,可配合直升机紧急救援,构筑空中、海上、陆地三位一体的救援体系。

 

 

  院区还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5G应用等新兴技术和创新管理,打造集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于一体的新型智慧医院。  

  

  融合两院文化 营造舒适温馨的花园式医院

 

  医院院区设计和建设充分融合了两院的文化特色。

  其中,医院导视系统以红、黄、蓝3种色块为主,看门急诊找“华山红”,做检查去“黄色区”,办理住院手续、看望病人就找“附一蓝”,医院外观设计清晰简明,两院文化也融入其间。

 

 

  医院四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一所就诊环境优美的花园式医院。医院绿地面积近5.4万余平方米,绿化率达35%,设计多个花园庭院,让患者开窗可见绿,出门即踏青。

 

 

  医院有两个下沉式花园,分别以福州市市花“茉莉花”和上海市市花“白玉兰”命名为“茉莉园”和“玉兰园”。

  “本着高起点开诊、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和高产出辐射的发展理念,建设和发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必将为我省及周边地区的百姓提供‘国家级’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此外,我们还将在华山附一医院打造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成为我省疫情防控的核心哨点和重要中心。”附一医院院长康德智说。  

  

  来源:健康报福建频道 健康报记者 陈静 吴蔚 通讯员 夏雨晴 王文清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