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概况信息 > 处室信息 > 中医药管理处(省中医药管理局) > 科教宣传
栏目简介
“名院、名科、名医、名药”,是拉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四驾马车。福建有一批中医重点专科,综合实力突出、特色优势明显、临床疗效显著,深受患者信赖。由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指导,福建卫生报开设“闽中医名科榜”专栏,全景扫描我省12个重点专科的特色与优势,带大家领略中医魅力、国粹风采,同时方便各地群众寻医问诊。
说到护士,大家会想到“南丁格尔”。那么,祖国医学有自己的护理内涵吗?答案是肯定的。
不慎跌倒,用手揉一揉、搓一搓,用冰敷一敷;中暑或咽痛,在身上抓一抓痧;长卧病榻,常常翻翻身、捶捶腿……这些动作看似简单、容易,却蕴含着中医护理的深厚内涵。
“三分治、七分护”,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起源于生活,升华于实践,在疾病防治、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医疗科系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共同治愈病人。
本期“闽中医名科榜”带大家到龙岩市中医院,探一探这个福建省第七批重点专科、福建省首批中医护理省级重点专科、闽西中医护理“领头羊”——中医护理学的深厚内涵。
▲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学专科团队风采
创设龙岩市首个中医护理门诊
龙岩市中医院位于新罗区龙腾路与人民路交会口,是一所创建于1958年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正值三伏,走进该院门诊楼、病房楼,袅袅艾香,沁入口鼻,顿感祛秽疗疾。
“正是一年中医护理人最忙的时节。”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学学科带头人、护理部主任廖惠玲介绍说,“随着近十年中医护理的快速发展与推广普及,老百姓都知道了趁着三伏、三九调理身体,事半功倍。”
▲廖惠玲(右一)在中医护理门诊指导护理人员开展督脉灸治疗
在龙岩市中医院门诊楼六楼,有着全院门诊开放时间最长的——中医护理门诊。11张诊床从早上8点直到晚上6点,午间时段也不停歇地接纳患者。
廖惠玲介绍,中医护理门诊成立于2015年6月,是龙岩市首个中医护理门诊,至今已积攒了大批热爱中医护理的忠实拥趸。
移居香港的龙岩人阿晨(化名)原有严重的抑郁情绪,有过多次的自杀念头,四五年来没睡过一次好觉。曾试过多种治疗办法都收效甚微,趁着回龙岩探亲的时间,到中医护理门诊试试,没想到治疗两个月左右,疗效显著。
“有一次,我们给她治疗,没多久,她就在诊床上睡着了。她醒来后告诉我们,在这之前,她已经四五天没入睡了。”该院护理部副主任、中医护理学专科学术带头人陈丽兰说,“失眠的问题解决后,她整个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后来她回到香港,因为感染新冠,非常恐慌,我们教她居家护理,刮痧、穴位按摩等。”
普通群众常常误以为护理就是打针、发药,廖惠玲认为,通过开设中医护理门诊,打开一扇窗,让中医护理人从“幕后”走到“台前”,让老百姓看到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健康养老等方方面面发挥的特色优势,也让老百姓看到中医护理几千年的积淀,以及中医护理人主动作为的精神。
▲廖惠玲(左一)带领护理团队查房
建立多个临床专科特色护理体系
人们常用“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来形容医生与护士的搭档关系,在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人除了“跑腿”,还用更多的主动作为丰富中医护理的内涵。
今年5月7日,陈丽兰副主任护师正式拜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福建省名中医余庆阳为师,成为余氏骨伤学术流派的首位护理传承人。
▲陈丽兰(左一)拜师仪式上,与余庆阳合影
在龙岩市中医院骨伤科门诊,陈丽兰与小儿骨伤科主任一同跟在余庆阳主任身侧学习,配合诊疗。
▲陈丽兰(左二)跟师余庆阳主任(右一)
余老认为,医护一体是中医的特点之一,传承和推广中医药,护理也一定要跟上。在余氏骨伤学术流派的百年传承史,中医护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百年积淀下总结建立了余氏骨伤护理体系。
中医护理门诊的“前身”——龙岩市中医院骨伤护理门诊,便是在余庆阳主任的提议下于2014年5月创设的,是福建省首个骨伤疾病护理门诊,如今已成为全市中医护理的一张“名片”。
多年来,廖惠玲和陈丽兰不仅带领着团队建立了余氏骨伤、李氏肛肠、脾胃病专科和闽西中医康复诊疗中心等临床专科特色护理体系,带动中医护理在全院开花,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全方位、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技术与服务,也发挥着区域引领作用,带领和扶持闽西地区多家县市级医院开展和建设中医护理相关门诊,定期以下基层指导或接收进修生等形式帮扶和指导基层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推动闽西地区的中医护理向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在重点专科建设期间,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部举办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各1项,市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每年举办一期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积极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中规范化、细致化的应用。
传承放首位,培养“原汁原味”的中医护理人
对于中医护理专科的发展前景,廖惠玲坦然回答:“不担心。”
她认为,中医护理有“根”,就有发展。“根”在于中医,把传承放在首要位置,传承“原汁原味”的中医,中医护理的内涵就能墙内开花“内外都香”。
国内鲜有护理人员师承中医专家,对于采用“医护一体化”中医护理人才师承培养模式,作为学科带头人及福建省护理学会中医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廖惠玲有多重考量:
一方面,今年举行护理师承仪式,是意识层面上的升华,意在向全社会宣扬中医护理传承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护理师承是补短板的途径之一。师承的过程,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培养中医思维,学习名中医的学术精髓,并融入临床护理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医护协同一致,让病人得到最大的实惠。
此外,在护理人才培养方面,该专科也注重“寻根”。
“要学习国内最正统的中医技术,比如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学习督脉灸,到江西中医药大学学习热敏灸,从根源上学习精髓,再根据闽西地域特点优化成适合当地人的技术特色。”陈丽兰说。
廖惠玲告诉记者,中医护理专科发展的“底气”还来源于这个培养了十五年的中医护理团队。目前全院形成“一科一品一特色”专科护理模式,全院专科护士增加到23名,已有10余名护理骨干参加过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专科治疗护士、福建省中医专科护士等专科化培训。
做强塔尖人才的同时,全院护理人员采用同质化管理,做到“人人都是中医护理小能手”。
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外墙上的“传承、创新、赋能、发展”八个字,充分体现了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学重点专科的学科建设内涵与团队的护理核心理念。
专科实力
龙岩市中医院中医护理学是福建省第七批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首批中医护理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龙岩市第一个护理类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专科擅长开展中医特色整体护理和个性化中医护理治疗,可开展“刮、罐、灸、火、按”五大类40余项中医护理技术,包含引阳入阴推拿导引术、小儿推拿、热敏灸、脐疗、虎符铜砭刮痧、全息刮痧、扶阳罐、火龙罐、易罐、药物罐、中医砭道疗法、灵龟八法开穴法等中医外治新技术。
(内容来源:福建卫生报)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省政府及省直单位
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健委
各设区市卫健委
直属单位
其他卫生单位
网站标识码:3500000039闽ICP备19026269号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138号
地址:福州市鼓屏路61号邮编:350003总访问量:
主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宣传处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 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